薩爾茲堡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鹽堡,可見這城的發展和鹽息息相關,西元前八世紀已有人在薩爾茲河上游採集鹽礦因而逐漸形成聚落,至羅馬人統治時期,此地因位於南北要道而提高其行政地位,羅馬帝國瓦解後此地一度沒落。但西元699年,巴伐利亞公爵將薩爾斯堡獻給了薩爾斯堡第一任主教魯佩特(Rupert ),魯佩特大力開採鹽礦,並將這座城市重新命名為「鹽堡」(Salzburg),此後,魯佩特便成為這座城市的守護聖人。靠著壟斷銷售,鹽成為主教主要的收入來源。西元798年,薩爾斯堡憑著優渥的收入和絕佳的地理位置升格為大主教駐地,由於大主教大權在握,因此陸續興建了教堂、要塞及皇宮。薩爾茲堡主教ㄧ方霸主的地位直至19世紀拿破崙進攻才改變,之後薩爾茲堡正式納入奧地利國土。

 

早餐後上車繼續補眠,3.5小時後終於來到薩爾茲堡Salzburg。抵達後先到米拉貝爾花園。

薩 (1).JPG

米拉貝爾宮是1606年大主教沃爾夫為情婦及其小孩所建,裡面的宴會廳號稱是奧地利最美的結婚場所。

薩 (2).JPG

宮殿旁花園因電影《真善美》而舉世聞名,花園可遠眺薩爾玆堡城堡,《花園+城堡》是名信片常見的經典畫面。

薩 (3).JPG

花園屬巴洛克風格,內有羅馬雕塑、噴泉、花園、迷宮。

薩 (4).JPG

中央噴泉旁四座大型巴洛克雕像象徵空氣、土地、火、水。

薩 (6).JPG

你說這是空氣、土地、火、水中哪一個?沒藝術天分的大媽實在看不出。

薩 (8).JPG

北邊的鐵門和階梯是電影《真善美》瑪麗亞帶領孩子唱Do-Re-Mi的地方。

薩 (9).JPG

薩 (10).JPG

這個噴泉中的銅馬是從卡比第廣場搬過來的。

薩 (11).JPG

有沒有發現大媽很喜歡〝拍馬屁〞,其實這不是大媽的癖好,而是正面擠滿觀光客。

薩 (12).JPG

南邊入口的邱比特、阿波羅雕像

薩 (13).JPG

途中經過莫札特故居

薩 (14).JPG

接著來到薩爾茲河河畔

薩 (17).JPG

薩 (21).JPG

薩 (25).JPG

薩 (23).JPG

薩 (24).JPG

遠眺薩爾玆堡舊城區和城堡,發覺教堂密度真高,可見中世紀鹽礦所帶來可觀的財富。

薩 (18).JPG

圖右是掛滿情人鎖的馬克橋

薩 (16).JPG

薩 (19).JPG

薩 (20).JPG

 

午餐後來到薩爾茲堡大教堂區,首先經過莫札特廣場

薩 (38).jpg

薩 (39).jpg

莫札特廣場相連的主教府邸廣場,噴泉左後方為薩爾斯堡大教堂,右後方為舊主教宮

薩 (44).JPG

舊主教宮現為美術館,內有歷代主教的收藏品和19世紀奧地利美術作品

薩 (45).JPG

薩 (42).JPG

主教府邸廣場中央的噴泉雕塑建於1659年,高15公尺,是中歐最大巴洛克雕像,雕像取材自希臘神話,頂端是海神兒子。

DSC_0906.JPG

圖中噴泉後方白色建物原為新主教宮,現為薩爾茲堡博物館,上頭的葛洛肯編鐘是1702年興建的鐘樓,由35座鐘組成,每天7、11、18時會演奏,曲目大多為莫札特作品

薩 (65).JPG

薩 (64).JPG

DSC_0918.JPG

穿過大教堂前的拱門,來到卡比第廣場

薩 (40).JPG

卡比地廣場上著名的地標Sphaera,在大金球上有個人遠望著薩爾斯堡城堡,這是德國雕塑家史蒂芬‧巴爾肯霍爾的作品

薩 (41).JPG

薩爾斯堡大教堂(Salzburger Dom)最初可追溯至西元774年,歷經戰火波及,無數次的重建。1628年大主教馬庫斯‧利蒂庫斯採用義大利建築師 Santino Solari 的設計重建,時值巴洛克風格席捲歐洲,因此建築師採用巴洛克與羅馬混合風格,重建工作直到1959年才完成。從1920年開始,這裡是薩爾斯堡音樂節的重要表演場地之一。莫札特也在這受洗。正門上三組數字就是大教堂歷史中的重要年代

薩 (46).JPG

DSC_0897.JPG

教堂內部是巴洛克風格,整個精雕細琢金碧輝煌,完全展現主教的豐厚身家,想不到不起眼的竟可讓人擁有如此大的財富與權勢。

薩 (48).JPG

DSC_0076.JPG

薩 (63).JPG

薩 (49).JPG

薩 (54).JPG

薩 (55).JPG

 

薩 (57).JPG

薩 (59).JPG

門後小禮拜堂擺的受洗盤就是莫札特受洗時用的

薩 (50).JPG

竟有四組管風琴,在這聽音樂會一定很震撼

薩 (56).JPG

屋頂也用壁畫和雕飾裝修得美輪美奐

薩 (52).JPG

薩 (60).JPG

薩 (61).JPG

薩 (62).JPG

參觀完大教堂準備來去格特萊第大街(穀物街)瞎拼

薩 (30).JPG

薩 (77).JPG

薩 (26).jpg

這條街著名之處不是精品而是招牌,這些鑄鐵招牌都是古早傳下來的,有政府列冊不能亂拆的

薩 (27).jpg

薩 (28).jpg

薩 (29).jpg

薩 (32).jpg

薩 (31).JPG

格特萊第大街中段有個Ludwig Victor廣場,廣場上噴泉雕像就是守護聖人─第一任主教魯佩特,守護薩爾茲堡免於瘟疫和火災

DSC_0096.JPG

薩 (66).JPG

Ludwig Victor廣場相連是Alter市場,在這有間當地相當著名的咖啡館,聽說它的舒芙蕾很厲害,大媽本也想進去朝聖,可這裡沒有wifi(大媽兒子的wifi機已被他玩到沒電,此刻啥事都沒能讓他上網重要,年輕人你到底是來體驗歐洲風情還是來滑手機?)只好作罷,改轉戰麥當勞。

薩 (67).JPG

紀念品攤後方的黃色房子就是傳說中的咖啡館

薩 (68).JPG

記得前幾年有人送了一盒莫札特巧克力給我們家,你也知歐巴桑通常都會把好料留給家人吃,自己撿剩的,所以你覺得我吃了幾粒?整盒除了兩粒全都進了我肚子,而且花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(大媽自認屬於小螞蟻等級),因這痛苦的記憶太鮮明,這次我就把它當拒絕往來戶。這就是讓我記憶深刻的巧克力

DSC_0889.JPG

不過大家都說薩爾茲堡 Furst 糕餅店的莫札特巧克力(銀色包裝紙上有藍色莫札特頭像)是純手工製作,逛街時剛好看到,就買了一粒給兒子嚐鮮(本人就跳過),結果出了店門走了段路,兒子說還不錯吃,想買些回去請同學,我想他英文比我溜那麼多當然讓他自己去(我懶的再走),很快地他就疑惑地拿了一盒12粒裝的回來:怎麼好像比較貴?拿出唉鳳一算還得了,這可是快17粒的價錢,臉皮薄的當然就想算了,可我是誰啊!再也顧不得破英文立馬拿著紙袋衝回店裏,才知圖中那薄薄的包裝盒值5粒巧克力(台幣230元)!大媽當然把包裝紙再換回巧克力。記得呀!歐洲沒有免費服務這件事,一切都要計酬的。

薩 (36).JPG

這些復活節彩蛋好漂亮,可惜帶不回來

薩 (35).jpg

聖誕節燈飾竟可賣一整年?!只能說老外也太愛聖誕節了吧!

薩 (37).JPG

泰迪熊專賣店,看到這只慶幸女兒沒來

薩 (33).JPG

格特萊第大街的盡頭,僧侶山的山腳下有一座前身為市民醫院的聖布拉休斯教堂Sankt Blasiuskirche

薩 (69).JPG

薩 (70).JPG

這棟在教堂旁邊的房子是甚麼用途?ㄝ我嘛莫哉,我只知後面那隻像管子的東西是通往山上現代美術館的電梯,可以上去俯瞰薩爾玆堡市景,不過要收費哦!

薩 (71).JPG

在薩爾斯堡有兩處洗馬池,分別是卡比地廣場的Kapitelschwemme和僧侶山山腳下卡拉揚廣場上的Pferdeschwemme。古代的洗馬池就是讓馬匹喝水休息的地方。我只記得看卡拉揚廣場這處,廣場上共有十幅駿馬圖,這是18世紀宮廷畫師繪製的

薩 (72).JPG

薩 (73).JPG

中間水池有馴馬師調教馬匹的雕像

薩 (74).JPG

終於逛完了,當然要來支冰淇淋犒賞自己,這開心果冰淇淋好吃,不輸義大利那家世界第一的哦!

薩 (34).JPG

arrow
arrow

    mom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